欢迎访问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护理系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四) 童心筑梦启德园 碧水长清护家园

作者: 刘在军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25-07-24

护理系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四)

童心筑梦启德园 碧水长清护家园

7月16日,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白衣丹心”乡村振兴支医团走进夏庄镇启德培智学校,开展第四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安全教育+暖心陪伴为主线,为特殊儿童送去关爱;下午来到沭河沿岸,开展防溺水宣传+生态保护行动,用青春担当守护乡村安全防线。

情暖启德:安全课堂护童心

清晨,支医团走进启德培智学校,教室里洋溢着孩子们热情的笑容与好奇的目光。针对特殊儿童的认知特点,队员们精心设计了“互动体验式”安全教育课。防溺水知识讲解环节,队员王东旭运用卡通动画PPT,强调叫叫伸抛救援原则:“一叫大声呼救,二叫拨打急救电话,三用竹竿伸给落水者,四抛救生圈等漂浮物,绝对不能自己下水! 讲解中,队员们巧妙地将心肺复苏知识融入其中在模拟人旁,队员唐怡萱跪地示范,找到两乳头中间,手臂要伸直,用身体的力量向下压”孩子们坐在座位上目不转睛,有的还伸出小手模仿着按压的动作。这种直观、嵌入式的教学,让重要的急救技能在孩子们心中悄然萌芽。


紧接着,海姆立克急救法的科普课堂开讲。队员白佳慧和唐怡萱借助海姆立克马甲为孩子们清晰展示了应对气道异物梗阻的“生命的拥抱”。在实践环节孩子们在队员的指导下,两人一组,兴奋又认真地练习着海姆立克法的站位和施救动作。“小手放在这里,对,肚脐上方,先剪刀、石头,最后布……”队员采用顺口、易懂的口诀交给孩子们正确的方法和步骤。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孩子们的参与热情异常高涨,在轻松愉快的互动中掌握了这项关键时刻能救命的技能。



暖心陪伴:音乐疗愈润心田

安全课程结束后,支医团开启音乐疗愈时光。队员王意欣化身音乐老师,以一曲《小星星》开启心灵对话。当熟悉的旋律响起,孩子们有的主动走向教室前,随着音乐一起歌唱,有的站起身,随着节奏轻轻摇摆,还有孩子跟着节奏打着节拍,与队员默契配合。现在让我们变成小种子,在音乐花园里发芽成长~随着《在小小的花园里挖呀挖》的欢快节奏,孩子们跟着节奏舞动,轻轻哼唱,享受着音乐带来的快乐。

音乐是打开心门的钥匙。虽然孩子们的身体状况各不相同,但是在音乐面前,每个孩子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队员们用音乐、律动、肢体游戏,搭建起与孩子们沟通的桥梁,带给他们温暖与力量,也让每位队员在与孩子们的真情互动中收获了满满的感动与成长。当队员们挥手告别时,好几个孩子依依不舍地追到校门口,这份纯真的回应让所有队员湿了眼眶。


碧水长清:青春志愿护安澜

午后,支医团奔赴沭河开展“防溺水宣传+生态保护”行动队员们手持垃圾袋,沿着3公里的河岸仔细捡拾垃圾,塑料瓶、包装袋、烟头等被一一清理干净,用实际行动美化环境,守护碧水清波。同时,队员们向河边游玩的村民和儿童发放防溺水宣传单耐心讲解安全知识,提醒孩子们不要私自下河游泳,远离危险水域,叮嘱家长切实履行看护责任。为了让警示常在,队员们还在溺水事故多发河段安装防溺水警示牌鲜艳的标语时刻提醒着过往行人“珍爱生命,严防溺水”。




渐起的暮色为满载收获的一天画上句点。无论是为折翼天使播撒安全的种子,还是在湖畔弯腰拾起垃圾、竖起警示牌,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都紧密呼应着健康中国建设中对重点人群的关怀保障,体现着乡村振兴战略下生态宜居与乡风文明的要求,更是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共建美好家园的生动写照。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将这份对特殊群体的关爱和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延续下去。

(图/文 刘在军)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12 
教育技术中心 设计制作